为深入贯彻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精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进一步形成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高水平服务西部煤炭产业安全发展,全面提升技术支撑效能,探索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的技术服务机构创新发展模式,近日,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赴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开展对标交流,双方围绕技术服务机构技术孵化、经营管理创新、市场服务拓展、人才梯队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破解技术瓶颈
四川安全技术中心深耕西南矿山安全领域20年,在矿山全生命周期服务、灾害防治、职业健康检测等方面形成特色优势;陕西技术中心则依托陕北能源基地,在智能化矿井建设、瓦斯综合治理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川陕两地在煤层赋存条件、灾害类型等存在差异,合作可实现技术经验的贯通、融合、借鉴。双方将构建跨区域专家库,通过技术支援、项目联合攻关等形式,填补单一区域技术能力的局部短板。联合研发差异化防控方案,形成标准化技术模块供行业参考。
资源共享:共建“三位一体”协作平台
一是构建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智慧管理,整合川陕两地煤矿安全数据资源,围绕管理经验共享、绩效考核模型、项目全流程管控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实现风险预警、设备状态、技术服务等信息的实时互通。联合研发高附加值产品,针对矿山企业个性化需求,联合开发智能通风优化系统、职业健康动态监测平台等定制化服务产品,提升技术成果转化率。二是探索实验室互通:联合攻坚关键技术,建立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跨区域联合实验室,统一川陕两地工程防护效果检测标准;积极探索申报矿山行业工程防护设施效果检测与评价等行业标准,推动职业卫生工程防护技术再上新台阶。
相互借力实现质量管控升级,积极推行实验室间“盲样比对+能力验证”常态化机制,确保检测数据误差率的有效控制,打造西部矿山职业卫生检测标杆品牌。三是探索人才柔性流动:探索“双基地”培养模式,技术人员不定期岗位互换计划,重点培养职业卫生、工程防护与治理、技术鉴定、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定向攻关矿山工程防护与治理等前沿课题。创新激励机制,积极建立跨省协作成果共同申报机制,纳入人员晋升参考,激发人才参与的积极性。四是合力推动机构管理升级:推动经验模式共享,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构建权责明晰、协同高效的组织架构,在保障行政职能有序运转的同时,充分激发下属企业活力的管理运行模式;合力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推动实现项目全流程溯源管理,实现合同签订、项目分配、项目实施、报告审核、签章印发等质量把控,有效控制风险,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协同攻坚:靶向突破西部矿山产业核心难题
瞄准当前西部矿山安全发展的痛难点,双方锁定水患、瓦斯、职业卫生工程防护等联合攻关方向。一是开展矿山产业政策研究,积极联合开展西部矿山安全发展政策调研,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提出政策优化建议方案。二是开展工程防护技术推广,结合区域实际,建立技术示范应用基地,组织专业技术培训交流,推广工程防护新技术。同时,编制典型技术应用指南。三是联合开展矿山安全标准制定,双方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结合区域矿山特点,申请制定地方及行业标准,并共同推动标准宣贯实施。四是谋划安全技术服务联盟,利用双方和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构建产学研用协作平台,组建川陕区域专家技术委员会,开展常态化技术服务,致力为矿山行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Copyright©2019-2021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安全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08216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兴四路16号 电话:028-61510242 技术支持:四川安全技术中心信息所